如来心法要义 20170630

2017-07-03
来源:

如来心法要义

——犟牛老居士20170630

恰如老人言:「纯印即一切如来,一切如来皆纯印,勿执著纯印老人家一个人。」老人一生所表的修行,可用四字概括:以「二入」、「四行」为主。「二入」者,就是理入与事入;「四行」即冤缘行、随缘行、无求行、布施行。

「理入」

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因妄想、分别、执着及客尘烦恼的障碍而不能自显。修行不修自己妄心,而求外相外法,与了义的教理不相契。不住寂然无为之境,贪心不息,亲缘不断,心往外驰,认人、认相、认法就是不认自心佛,穷劫求出无期。

「事入」

佛法不离世间觉。「入世醒世出世间;入世迷世堕尘埃。」行住坐卧,处事待人接物,一切生活起居与世人无异。修者,身随心不随,心明明朗朗,知一切相,有生必有灭,人的一生演戏耳,不可假戏当真,「随帮唱影,其乐无穷」,认真即迷,必生烦恼,叫惑业苦。纯印老人言:「世间本来无烦恼,烦恼全是自己找的,凡事不走心,就没有烦恼。」老人称此:「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。」分别亦非意,和光同尘。

纯印老人一生为我们就表「入世生活,出世心量」。此心无形相可得,无定位可求,只要顺自然任运,没有善恶、是非的执著;此心非求得,若能外息诸缘,内心无攀(五欲),心如止水,就是入道。因外息诸缘,心不住境缘界后,还是了了常知的嘛!无念便是净心之体,此境界,不是语言文字而能表露出来的。

当今,入世迷的人多,知相假不可得的人少;求道的人多,明道的人少;求法的人多,真修实证的人少;讲理的人多,通道理的人少;听人话的人多,听佛话的人少;求往生的人多,真往生的人极少等。当然,在千万人中,实修证道的人也是有的,比较来讲是少。故不能轻视任何人。

「四行」,此处的「行」,包括「心行」(心理思想活动的状况)和「行为」两方面的自我省察、自我修证的实证经验。

具体可分四方面。

1、冤缘行。学佛人应有:我来人间是偿还欠债,回报与我有关之人的冤缘的;我来世间,赤手空拳,一无所有,长大成人,衣食住行,所有一切全是众生、社会、国家、父母、师长、朋友们给予的恩惠,故应尽己之力回报给他们,要以德报怨。他们对我的侮辱、迫害都不为过。永嘉禅师《证道歌》说:「了即业障本来空,未了先须偿宿债。」

学佛人应常常在心中自念:「我从往昔,弃本求末,起颠倒想、颠倒见,多起冤憎,违害无辜,今之果熟,理应忍受,绝无冤诉。」为冤缘行。

2、随缘行。经云:缘起性空。性空(纯);缘起(印)。标出世间一切人、事、物都是无常的,都是因缘聚散的变化现象,本无不变之物的存在。因此,对苦乐、顺逆、兴衰、荣辱等境,皆视为与我无关,如同梦境,无实义可得。放下就一了百了。将攀缘心变随缘就自在了。

只要得失从缘,心无喜厌,就是随缘行。

3、无求行。大乘佛法求不得,求得必将失去。人处世都有所求,所求必有所欲,就有得失、荣辱之患,便有佛说求不得苦,而生苦恼、悲忧了,这即是有求皆苦,无欲则刚。学佛人应本着随缘度日以消旧业,而无其他所求了,这即是道法自然。佛家与人无诤,与事无求,饿死不化缘、冻死不攀缘。纯印老人言:「钱财自有份,你争我夺总是空,最后叫不争不夺的人占了便宜。」

世人长迷,无不贪求,故烦恼丛生。应知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。无求之心,实为道行。故言无求行。

4、布施行。学佛人应从初发心至成佛,不离一「舍」字。古人为了求法可忘身,如神光断臂求法,有挖眼布施、敲髓布施、舍身喂虎、割肉喂鹰等。为何如此?法道比生命更重要。「朝闻道,夕死足矣」。

老人让我传如来心法,信者极少。为何?一是白衣;二是不收费,太不值钱了,众人是听骗不听劝,世人眼目被魔刺瞎了。当今末法,正是魔盛法微之时,没有几人讲正法(因缘法、因果法和自性法)。大乘佛法以布施为先,布施财、法、无畏,无吝惜心。达解人我二空,不倚不着,但为去垢染,称化众生而不取相,修六度而无所行。若能以纯印老人言教——戒定慧而行,证果易事尔。

以上是心法要义,但也是挂一漏万。「纯印」二字,义理深奥,实难解细。老人一生表法,亦非凡夫能解为。

佛菩萨应世,都为济物利生而立志,但佛菩萨的事业与成长,都从艰难困苦中而度过,不惜赔上自己的性命,也是意料中事。佛说:「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五毒,是众生业障的根本。」嫉妒、残害等心理,皆是五毒而来的无明烦恼。道行、德业愈高,愈成为众矢之的。古人言:「人怕出名,猪怕壮」,但对学佛人来说,却是修道业的好时机。

番外篇:

我为什么不教同修信神通、求神通?六种通中的前五通(天眼、天耳、神足、他心、宿命)是共法,魔、外道都有;漏尽通是佛法的不共法,魔、外道所没有的。所以不可信,因为于净心相违,不能生净土。

阅读300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